[详细释义]
名词 祭祀名称。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作腊。
例词: 腊日腊祭腊会腊享 近义: 祭祀 例句: 1\. 每到腊祭之时,百姓们都会带着祭品前往神庙,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。2\. 腊日的氛围在古代十分浓厚,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祭祀的气息。 ### **名词** 冬天(多在腊月)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(鱼、肉、鸡、鸭等)。
例词: 腊肉腊味腊肠腊鱼 近义: 腌熏 例句: 1\. 每到寒冬腊月,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腊鱼,挂在屋檐下风干。2\. 奶奶亲手做的腊肉,肥瘦相间,吃起来特别香。 ### **名词** (Là)姓。
### **名词** 农历十二月;指腊月。
例词: 腊月腊八 例句: 1\. 每到腊月,人们就开始忙碌地准备年货,迎接新年的到来。2\. 每到腊八,寺庙里都会施粥。### \[详细释义]
名词 〈书〉干肉。
例词: 腊脯腊味腊毒腊田干腊 近义: 脯 例句: 1\. 他从集市上购得一些腊脯,准备远行时带上。2\. 厨房中飘出的腊味香气,瞬间勾起了我对儿时过年的美好回忆。 ### **名词** (Xī)姓。
[详细释义]
同“臘”。
亦作“臈”。
岁末。因腊祭而得名,通指农历十二月或泛指冬月,常与“伏”相对。
田家作苦,岁时伏腊,烹羊炮羔,斗酒自劳。 汉 · 杨恽 《报孙会宗书》 腊尽残销春又归,逢新别故欲沾衣。 唐 · 元稹 《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》诗 谁教强半腊前开,多情为春忆。 宋 · 张先 《好事近·和毅夫内翰梅花》词 去腊归自杭州,省读留札,谦牧恳切,有逾寻常。 近代 · 梁启超 《致伍秩庸星使书》 ### 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夏季三个月安居一处,修习教义,称一腊。亦特指僧侣受戒后的岁数或泛指年龄。
比丘满四十腊,然后得入。 晋 · 法显 《佛国记》 初过石桥年尚少,久辞天柱腊应高。 唐 · 贾岛 《赠僧》诗 寿七十有八,腊三十有九。 宋 · 释道原 《景德传灯录·智岩禅师》 阿叔腊故大高,幸复强健,无劳悬耿。 清 ·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翩翩》 ### 冬天腌制鱼肉鸡鸭等的通称。参见“臘肉”。
酒自酒,汤自汤,腌鸡不要混腊獐。 明 · 洪楩 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 ### 姓。
祭名。古代称祭百神为“蜡”,祭祖先为“臘”;秦汉以后统称“臘”。
﹝孟冬之月﹞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,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,腊先祖五祀,劳农以休息之。 注 西汉 · 戴圣 《礼记·月令》 宫之奇以其族行,曰:“虞不腊矣。” 注 春秋 · 左丘明 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 四代腊之别名:夏曰嘉平,殷曰清祀,周曰大蜡,汉曰腊。 汉 · 蔡邕 《独断》 ### [详细释义]
干肉。参见“腊肉”。
汝南余郡亦多有,皆祠以腊,率以春秋之月。 汉 · 应劭 《风俗通·祀典·司命》 圣人汲汲於民,至若尧如腊,舜如腒,其劳至矣,於己安乎。 唐 · 皮日休 《原己》 交州徐姓,泛海为贾,忽被大风吹去。开眼至一处,深山苍莽,冀有居人,遂缆船而登,负糗腊焉。 清 ·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夜叉国》 ### 晒干;制成干肉;保持干燥。
任公子得若鱼,离而腊之。 战国 · 庄子及后学 《庄子·外物》 翼侯炙,鬼侯腊,比干剖心,梅伯醢。 战国末期 · 韩非 《韩非子·难言》 永州之野产异蛇,黑质而白章,触草木尽死,以啮人,无御之者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,可以已大风、挛踠、瘘疠,去死肌,杀三虫。 唐 · 柳宗元 《捕蛇者说》 ﹝吾殁后﹞棺用杂木,漆其四会,三涂即止,使数十年足以腊吾骸、朽衣巾而已。 宋 · 宋祁 《宋景文公笔记·治戒》 ### 极。参见“腊毒”。
毒之酋腊者,其杀也滋速。 注 春秋 · 《国语·郑语》 ### 皮肤皴裂。
有兽焉,其状如羊而马尾,名曰羬羊,其脂可以已腊。 注 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