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词 收进来;放进来。
例词: 出纳闭门不纳吐故纳新出纳员 近义: 入收 反义: 出吐缴 例句: 1\. 在这个问题上,我感到处长明显地坦护出纳员,不让她承担责任。2\. 他是一位出纳员。 ### **动词** 接受。
例词: 纳降采纳纳善纳谏招纳 近义: 接采 例句: 1\. 这次负责纳降的是三连的同志。2\. 我们采纳了小明同学的提议。 ### **名词** 享受。
例词: 纳福纳凉 例句: 1\. 傍晚,人们扇动着芭蕉扇在院子里纳凉。2\. 夏天,我们喜欢在树下纳凉。 ### **动词** 交付(捐税、公粮等)。
例词: 纳税纳粮缴纳 例句: 1\. 这个商业区只有区区几条街道,却是本市的纳税大户。2\. 企业主要积极纳税。 ### **名词** (Nà)姓。
### **动词** 缝纫方法,在鞋底、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,使它结实耐磨。
例词: 纳鞋底纳鞋底子 例句: 1\. 奶奶戴着老花镜,坐在窗前一针一线地纳鞋底,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编织着岁月的温情。2\.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妈妈总是亲手纳鞋底,为家人制作结实耐穿的布鞋。 ### **名词** (外)法定计量单位中十进分数单位词头之一,表示10\-9,符号n。
### 详见“纳西族”:我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在云南、四川等省。
入;使入。
纳于百揆,百揆时叙;宾于四门,四门穆穆;纳于大麓,烈风雷雨弗迷。 《书·舜典》 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,熊经鸟申,为寿而已矣。 战国 · 庄子及后学 《庄子·刻意》 墙宇重峻,而吐纳自深。 南朝梁 ·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宗经》 ### 收藏;藏入。
公归,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。 《书·金縢》 纳旌弓於铉台,赞庶绩於帝室。 晋 · 潘岳 《西征赋》 生既不得就其志,死又无以传其绪。曷以告哀?纳铭于墓。 宋 · 曾巩 《戚元鲁墓志铭》 ### 引进;接受。
段干木逾垣而辟之,泄柳闭门而不纳。 战国 ·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 傍水迁书榻,开襟纳夜凉。 前蜀 · 韦庄 《夏夜》诗 ### 取;娶。参见“納婦”。
杀三郄而尸诸朝,纳其室以分妇人。 注 春秋 · 《国语·晋语六》 十七年,内史腾攻韩,得韩王安,尽纳其地。 西汉 · 司马迁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〔宗室〕倾心来往了多时,毕竟纳了严蕊为妾。 明末 · 凌濛初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 如果朋友们凑趣说:“那是怕你纳第三个姨太太。” 现当代 · 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 ### 结交。
今将军当盛位,帝春秋富,宜纳宗室,又多与大臣共事,反诸吕道,如是则可以免患。 东汉 · 班固 《汉书·楚元王刘交传》 温忠慨深烈,言与泗俱,丞相亦与之对泣。叙情既毕,便深自陈结,丞相亦厚相酬纳。 南朝宋 ·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 ### 贡献;缴纳。
百里赋纳总,二百里纳铚。 《书·禹贡》 雍子纳其女於叔鱼以求直。 春秋 · 《国语·晋语九》 我们平日衣也穿不暖,饭也吃不饱,辛辛苦苦纳了许多税,捐了许多钱。 现代 · 欧阳予倩 《梁红玉》 ### 穿;着。谓以脚跟着入鞋中。
屦外纳。 注 《仪礼·既夕礼》 退则坐取屦,隐辟而后屦。坐左纳右,坐右纳左。 注 西汉 · 戴圣 《礼记·玉藻》 ### 归还。参见“納禄”。
辞龙楼凤阁,纳象简乌靴,栋梁材取次尽摧折。 元 · 汪元亨 《醉太平·警世》曲 ### 停,留。参见“納步”。
徐永之先生为江浙提举日,客往访之者,无间亲疎贵贱,必送之於门外。客或请纳步,则曰,不可,妇人送迎不逾阈。 明 ·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先辈谦让》 〔净〕洒家告退。〔丑〕容送。〔净〕纳步。 宋 · 佚名 《张协状元》 ### 播;下。参见“納種”。
薉若盛者,先锄一遍,然后纳种,乃佳也。 北魏 ·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谷》 麦时,水涝不得纳种者,九月中复一转。 北魏 ·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旱稻》 ### 见“納納”。沾湿貌。
裳襜襜而含风兮,衣纳纳而掩露。 注 西汉 · 刘向 辑 《楚辞·刘向〈九叹·逢纷〉》 翌日风回沴气消,归涛纳纳景昭昭。 唐 · 刘禹锡 《踏潮歌》 明明落溪口,纳纳喧滩齿。 宋 · 梅尧臣 《石笋峰》诗 ### 用同“捺”。按下。
把心上火权时纳,到晚来把天文看咱。 明 · 罗贯中 《风云会》 吴用就血泊里拽过头把交椅来,便纳林冲坐地。 元末明初 · 施耐庵 《水浒传》 牌没法打下去了。冠先生与冠太太都纳住气,不在客人面前发作。 现代 ·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 ### 用同“呐”。参见“納喊”。呐喊。
催军的聒地轰声,纳喊的揭天唱叫。 金 ·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 众军纳喊,与我赶将去。 元 · 李文蔚 《蒋神灵应》 ### 通“衲”。补缀,粗缝。
刺绣之师,能缝帷裳;纳缕之工,不能织锦。 汉 · 王充 《论衡·程材》 庚子,王崩于洛阳,年六十六 注 西晋 ·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 改霞欣然接住纸卷,很小心地放进书兜,书兜里还有语文、算术和帮她妈纳的一只鞋底子。 现当代 · 柳青 《创业史》 ### 通“軜”。古代驷马车上两旁两匹马的内侧缰绳。
三公奉轭持纳。 注 战国 · 《荀子·正论》 ### 姓。元代有纳麟。见《元史》本传。
纳,姓。出何氏《姓苑》。 北宋 · 陈彭年等 《广韵‧合韵》 ### 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财货于官府取得监生亦称纳。参见“納監”、“納馬”。
那人姓金名满……少时读书不就,将银援例纳了个令史,就参在本县户房为吏。 明 · 冯梦龙 《警世通言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 ### 用同“捺”。低,低下。参见“納頭”、“納拜”。
纳头一觉回光入玄界,畅好是清也波哉。 明 · 贾仲名 《金安寿》 只见屋角头走过一个人来,见了二位,纳头便拜下去。 清 · 吴敬梓 《儒林外史》 阿盖在梁王与段功谈话之间,久已不胜其羞涩,经此一问,满脸涨得通红,一纳头向寺门跑去。 现代 · 郭沫若 《孔雀胆》 走向前,喜满腮。接待不着且休怪,倒玉柱金山纳头拜。 北宋 · 《刘知远诸宫调·君臣弟兄母子夫妇团圆》 前辈遇通家子弟初见请纳拜者,既受之,则设席望其家,遥拜其父祖,乃就坐。 宋 ·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 倘肯如此,弟当托兄先容,纳拜大宗师门下。 明 · 李贽 《与周友山书》 ### 通“衲”。引申为粗劣。参见“納布”。
初,高祖微时,贫陋过甚,尝自新洲伐荻,有纳布衫袄等衣,皆敬皇后手自作。 注 南朝梁 · 沈约 《宋书·徐湛之传》 ### 见“納納”。包容貌。
纳纳乾坤大,行行郡国遥。 唐 · 杜甫 《野望》诗 乾坤纳纳同心少,何日能忘此际情。 清 · 方文 《芜湖访宋玉叔计部感旧》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