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
luò
洛河洛水
第 1 笔
第 2 笔
第 3 笔
丿
第 4 笔
第 5 笔
第 6 笔
第 7 笔
𠃍
第 8 笔
第 9 笔

名词 洛河,水名,在陕西省。

例词: 洛河     例句: 1\. 陕西省的洛河,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风景而闻名。2\. 春天来临时,洛河两岸的野花竞相开放,美不胜收。 ### **名词**  洛河,水名,发源于陕西省南部,流至河南省西部入黄河,古都洛阳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。古作“雒”。

例词: 洛水     例句: 1\. 吐意思洛河,作为陕西省南部的重要水源,对当地生态有着重要影响。2\. 陕西省南部的吐意思洛河,见证了千年的历史变迁与沧桑。 ### **名词**  姓。

   

“洜”的今字。

周都邑名。战国秦襄王时改称洛阳县。后亦作洛阳的简称。

越三日戊申,太保朝至于洛。 《书·召诰》 寻嵩方抵洛,历华遂之秦。 唐 · 韩愈 《送惠师》诗 密败,复归洛。 清 ·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韦津误书死》 ### 春秋时北方地区少数民族赤狄的一部分。

北有卫、燕、狄、鲜、虞、潞、洛、泉、徐、蒲。 注 春秋 · 《国语·郑语》 ### 竭,干涸。参见“洛澤”。

霜雪兮漼溰,冰冻兮洛泽。 注 西汉 · 刘向 辑 《楚辞·王逸〈九思·悯上〉》 赫赫韦门,祁祁骞骞。蹙蓄峻峙,洛泽清源。 唐 · 元稹 《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》 ### 《洛书》的省称。

取象乎《河》《洛》、问数乎蓍龜。 南朝梁 ·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原道》 ### 通“露”。露水。

天地相谷,以俞甘洛。 汉 · 《老子·道经》 臣闻甘洛降,时雨至,禾谷丰盈。 汉 · 《战国纵横家书·苏秦献书赵王章》 ### 通“賂”。赠送。

今秦之心欲伐楚,王不若因张仪而和于秦,洛之以一名县,与之南伐楚,此以一为二之计也。 汉 · 《战国纵横家书·公仲倗谓韩王章》马王堆汉墓帛书 ### 见“洛洛”。水或其他液体流下貌。

爰有淫水,其清洛洛。 注 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 三鸟并飞,两鸟相搏,一鸟头破齿落,毛下纷纷,血流洛洛。 现当代 · 王重民等 《敦煌变文集·韩朋赋》 亭亭明玕照,洛洛清瑶流。 晋 · 陶潜 《读〈山海经〉》诗 ### 通“絡”。连络。参见“洛誦”。

副墨之子,闻诸洛诵之孙。 注 战国 · 庄子及其后学 《庄子·大宗师》 儿曹亦可乐,洛诵声洋洋。 宋 · 楼钥 《久不作诗喜仲兄迁邻居因成长句》 今人书札多用“洛诵”字。本《庄子》“洛诵之子,闻之瞻明。”洛、络通。吕注:“谓绵络贯穿而诵之。”又《春秋说·题辞》云:“洛之为言绎也,言水绎绎有光辉也,故字又从水,作洛亦通。” 清 · 李调元 《卍斋琐录·己录》 ### 通“落”。参见“洛薄”。落魄。穷困失意。

新都哀侯小被病,功显君素耆酒,疑帝本非我家子也 注 东汉 · 班固 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 ### 姓。明有洛忠。见《明史·贵州土司传·平越》。

洛,后魏有宦官洛齐,又南凉后军洛肱。 宋 · 《古今姓氏书辩证‧铎韵》 ### 指洛水。

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。 《易·系辞上》 荣河温洛,是孕图纬。 南朝梁 ·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正纬》 世传洛以书呈,禹有龟文之瑞,而附会其说,谓禹始作龟。 明 · 吴廷翰 《椟记·卜筮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