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
biàn
辨认分辨辨析辨白辨识辨明辨别辨证辨正辨理辨口小辨论辨擿辨
第 1 笔
第 2 笔
第 3 笔
丿
第 4 笔
第 5 笔
第 6 笔
丿
第 7 笔
第 8 笔
丿
第 9 笔
第 10 笔
第 11 笔
第 12 笔
丿
第 13 笔
第 14 笔
第 15 笔
第 16 笔

区别;分析:明~是非。

古又同“辩”。

辨 [biàn]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刀,辡(biǎn)声。本义:判别,区分,辨别)
  2. 同本义

辨,判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辨,别也。——《小尔雅》

辨方正位。——《周礼·天官》

辨是与非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下》

目辨白黑美恶,耳辨音声清浊。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

不辨牛马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
男女辨姓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
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又如:明辨是非;辨白(分辨清楚);辨色(辨别物色) 3. 通“辩”。口头上争论

吾闻穷巷多怪,曲学多辨。——《商君书·更法》

传曰:析辞而为察,言物而为辨,君子贱之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

分争辨讼,非礼不决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上》

故略上报,不复一一自辨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又如:辨士(善辩的说客);辨给(口才敏捷,能言善辨);辨驳(根据事理加以反驳) 4. 通“班”。颁布

吏以文法教训辨告,勿笞辱。——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

辨社诸侯,出门见之,著以为戒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

又如:辨告(古代官吏将所订法律颁布告知民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