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词 停住不动。
例词: 止息止步学无止境血流不止游人止步 近义: 停收歇已滞 反义: 行起 例句: 1\. 生命不息,战斗不止。2\. 风过了,我停止了舞蹈,静静地站在那儿。 ### **动词** 拦阻;使停住。
例词: 制止禁止止血止痛止不住 近义: 阻拦 例句: 1\. 制止散布谎言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听信谎言。2\. 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,是不能选择的。 ### **动词** 截止,一件事情到一定时间停止。
例词: 截止起止停止 反义: 起 例句: 1\. 暑假从七月五日起到八月三十日止。2\. 这个广告月初拍的,月底前止。 ### **副词** 只;仅仅(直接放在名词或代词前,限制事物的数量。可以理解为中间隐含一个动词“有”“是”等)。
例词: 止此一家不止一次不止一回不止 近义: 只但啻殆即 例句: 1\. 这话你说过不止一次了。2\. 在这个小镇上,提供正宗地道家乡菜的餐馆止此一家,所以每次回家我都会去那里尝尝记忆中的味道。 ### **名词** (Zhǐ)姓。
足,脚。后通作“趾”。
御衽于奥,媵衽良席在东,皆有枕,北止。 注 《仪礼·士昏礼》 当斩左止者,笞五百。 注 东汉 · 班固 《汉书·刑法志》 忽闻溪边林中响甚,往看之,乃无止蜥蜴。 《朱子语类》 ### 栖息。多用于鸟类。
交交黄鸟,止于棘。 《诗·秦风·黄鸟》 长安又谣曰:“凤凰凤凰止阿房。” 唐 · 房玄龄等 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 有鸟止於南方之阜,其三年不动,将以定志意也。 战国末期 · 吕不韦等 《吕氏春秋·重言》 ### 居住。
邦畿千里,维民所止。 注 《诗·商颂·玄鸟》 泉州岁凶,君筑室,止穷民。 宋 · 曾巩 《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》 (焦先)常结草为庐於河之湄,独止其中。冬夏袒不著衣,卧不设席。 晋 · 皇甫谧 《高士传‧焦先》 ### 指住所。
某到此,以敝止未完固,少留以葺。 宋 · 欧阳修 《与薛少卿书》 ### 至;到。
鲁侯戾止,言观其旗。 注 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 俊雄英豪,辐至蜂止。 汉 · 严遵 《道德指归论·万物之奥》 ### 停止;终止。
山下有险,险而止。 《易·蒙》 吾见子,於此止矣! 春秋 · 《国语·吴语》 大臣之节,不可则止。 晋 · 羊祜 《让开府表》 雨浪浪其不止。 唐 · 韩愈 《别知赋》 袁圆大笑,小柱儿站在门口也哈哈不止。 现代 · 曹禺 《北京人》 ### 谓使停止。参见“止雨”。
蚩尤最为暴,莫能伐 注 西汉 · 司马迁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 阴雨太久,恐伤五谷,趣止雨。 汉 ·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止雨》 ### 挽留;收留。
止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 《论语·微子》 时陈蕃为光禄勋,滂执公仪诣蕃,蕃不止之,滂怀恨,投版弃官而去。 南朝宋 · 范晔 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范滂》 其灵丘罗思祖宗门豪溢,家处隘险,多止亡命,与之为劫。 北朝北齐 · 魏收 《魏书·酷吏传·张赦提》 ### 扣留。
丕郑如秦谢缓赂,乃谓穆公曰:“君厚问以召吕甥、郤称、冀芮而止之。” 注 春秋 · 《国语·晋语三》 今齐王使李终之勺(赵),怒於勺(赵)之止臣也。 《战国纵横家书·苏秦使韩山献书燕王章》 ### 俘获。
使叔孙豹悉帅敝赋……与邯郸胜击齐之左,掎止晏莱焉。 注 春秋 · 《国语·鲁语下》 ﹝鹿悆﹞为综(萧综)军主程兵润所止。 北朝北齐 · 魏收 《魏书·鹿悆传》 三军散走,之才退至吕梁,桥断路绝,遂为魏统军石茂孙所止。 唐 · 李百药 《北齐书·徐之才传》 ### 等待。
故丧事虽遽不陵节,吉事虽止不怠。 注 西汉 · 戴圣 《礼记·檀弓上》 子姑止之。 注 春秋 · 左丘明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 ﹝苻坚﹞乃谓将士曰:“今危困,计无所设,卿等可去,吾将止死。” 北宋 · 司马光 《资治通鉴·晋穆帝升平二年》 ### 阻止;制止。
孟尝君将入秦,止者千数而弗听。 西汉 · 刘向 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 臣尝有罪,窃计欲亡走燕,臣舍人相如止臣。 西汉 · 司马迁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襟带要害,以止吴人之西。 晋 · 陆机 《辩亡论下》 ﹝满少卿﹞又恐怕外边有人知觉,连忙止他道:“多是我的不是。你而今不必啼哭,管还你好处。” 明末 · 凌濛初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 她还要说下去,可是母亲止住了她。 现当代 · 巴金 《家》 ### 减省。
若谷不足,则止余法用;有余,则藏之,以待凶而颁之。 注 战国 · 《周礼·地官·仓人》 ### 人的仪态举止。
淑慎尔止,不愆于仪。 注 《诗·大雅·抑》 令仪令色,爱以资始。塞渊其心,淑慎其止。 汉 · 蔡邕 《济北相崔君夫人诔》 ### 尽头;止境。
刻诗其碑,为示无止。 唐 · 韩愈 《曹成王碑》 使遇宽韵而愈加思索,则他日造诣,未见其止也。 明 · 谢榛 《四溟诗话》 ### 椎名。用以击柷止乐。
所以鼓柷谓之止。 注 《尔雅·释乐》 ### 梵文“奢摩他”之意译。详“止觀”。
二门三点,有二种释:先释二门,止、观是;乃释三点,空、假、中是。 清 · 龚自珍 《释二门三点同异》 ### 仅;只。
仁义,先王之蘧庐也,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。 战国 · 庄子及后学 《庄子·天运》 不求千涧水,止要两株松。 五代 · 大愚 《乞荆浩画》诗 九秋黄叶五更烟,止应摇落尽,不必问当年。 清 · 纳兰性德 《临江仙·卢龙大树》词 但那些书上,至多就止记着“愚民政策”和“愚君政策”全都不成功。 现代 · 鲁迅 《华盖集续编·谈皇帝》 ### 语气助词。用于句末,表确定语气。
亦既见止,亦既觏止,我心则降。 注 《诗·召南·草虫》 於皇仁考,淡焉虚止。 晋 · 陶潜 《命子》诗 潭人来止,相语而喜:“我知视成,无豫经始。” 宋 · 王安石 《潭州新学》诗 ### 地基。后作阯、址。
岰间有颓垣遗构,为玉峰寺废止。 注 明 ·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八》 ### 通“職”。职分,职事。
匪其止共,维王之邛。 注 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 ### 通“沚”。水中小块陆地。
湜湜其止。 注 东汉 · 许慎 《说文·水部》 ### 通“豸”。见《诸子平议·庄子一》。
灾及草木,祸及止虫。 注 战国 · 庄子及后学 《庄子·在宥》 ### 姓。见汉王符《潜夫论·志氏姓》。
止氏,微子之后。 明 · 杨慎 《希姓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