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词 脊椎动物的一大类,生活在水中,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,一般身体侧扁,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。种类极多,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。大部分可供食用。
例词: 捕鱼鲤鱼钓鱼鱼油青鱼 例句: 1\. 为了保护海洋资源,这片海域禁用一网打尽的流刺网捕鱼。2\. 周末的时候,爸爸总喜欢带上渔具去河边钓鱼。 ### **名词** (Yú)姓。
水生脊椎动物。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。一般身体侧扁,有鳞和鳍。用鳃呼吸。种类极多,大部分可供食用或制鱼胶。
鱼在在藻,有颁其首。 《诗·小雅·鱼藻》 故御史属徐宫家在东莱,言往年加海租,鱼不出。 东汉 · 班固 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 沙头宿鹭联拳静,船尾跳鱼拨剌鸣。 唐 · 杜甫 《漫成》诗 鱼,水族之属,大抵有鳞及鳍,冷血,卵生,而以鳃为呼吸,脊椎动物中种类最繁者也。 清末民初 · 徐珂 《清稗类钞·动物·鱼苗》 三十年前,邓兴在微山湖捉鱼摸虾,混穷度命。 当代 · 方之 《栽草记》 ### 某些像鱼类的水栖动物的称呼。
鱼则横河之鲸,突扤孤游。 晋 · 木华 《海赋》 鱼,兽名,似猪,东海有之,其皮背上斑文,腹下纯青,可为弓鞬矢服也。 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 ### 两眼毛色白的马。
有驔有鱼,以车祛祛。 注 《诗·鲁颂·𬳶》 一目白,𬑗;二目白,鱼。 注 《尔雅·释畜》 ### 中医穴位名。指手拇指(或足𧿹指)后方的掌(或跖)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,状如鱼腹的部位。
手太阴之筋,起於大指之上,循指上行,结於鱼后。 战国 · 《灵枢经·经筋》 鱼,鱼者,在掌外侧之上陇起,其形如鱼,故谓之鱼也。 清 · 吴谦等 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·周身名位骨度》 ### 古代官吏的佩物。即鱼袋。参见“魚袋”。
莫看江总老,犹被赏时鱼。 注 唐 · 杜甫 《复愁》诗 中宗初,罢龟袋,复给以鱼。 北宋 · 欧阳修、宋祁等 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 宁知主人贵,但见左鱼悬。 宋 · 梅尧臣 《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》 ### 书信。参见“魚雁”。
西舍东邻今日别,北鱼南雁几时通。 宋 · 汪元量 《晓行》诗 波涛道险鱼难寄,城郭人非鹤未还。 清 · 丘逢甲 《得颂臣台湾书却寄》诗 ### 蠹鱼。
好打叠在针线箱中,莫被那煤残鱼损。 明 · 阮大铖 《燕子笺·拒挑》 ### 木鱼。参见“魚梵”。
梵僧鱼声响若沸,道士符笔粗如椽。 清 · 沈名荪 《悯旱》诗 ### “漁”的古字。捕鱼。
五年春,公将如棠观鱼者。 注 春秋 · 左丘明 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 渔,音鱼,本亦作鱼。 《易·系辞下》 宛是野人也,时从渔父鱼。 唐 · 王维 《戏赠张五弟𬤇》诗 ### 电文日期代用字。即六日。“魚”在平水韵列为上平第六韵,故在电文中代指六日。
敬祈急速设法,保重要关,以顾关北全局。岫叩,鱼。 清 · 堃岫 《致内阁电》 ### 通“吾”。代词。表第一人称单数。
姬!鱼语女。 注 《列子·黄帝》 今〔齐〕王使宋窍诏臣曰:“鱼(吾)□与子□有谋也。” 马王堆汉墓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·苏秦使盛庆献书于燕王章》 古鱼吾同音。敦煌本隶古定《商书》:“鱼家旄孙于荒。”日本古写本《周书》:“鱼有民有命。”皆假鱼为吾。 近代 · 王国维 《观堂集林·鬼方昆夷猃狁考》 ### 星名。属尾宿。
天汉起东方,经尾箕之间,谓之汉津。乃分为二道,其南经傅说、鱼、天籥、天弁、河鼓,其北经龟,贯箕下,次络南斗魁、左旗,至天津下而合南道。 唐 · 房玄龄等 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 ### 古国名。故城在今重庆奉节东北赤岬山。秦汉时曾置鱼复县。
唯裨、鲦、鱼人实逐之。 注 春秋 · 左丘明 《左传·文公十六年》 ### 姓。唐有鱼朝恩。见《旧唐书·宦官传》。
鱼氏,子姓。《风俗通》云:“宋桓公子公子目夷,字子鱼。子孙以王父字为氏。” 南宋 · 郑樵 《通志‧氏族略三》 ### “漁”的古字。获取。参见“魚酌”。
鱼酌不收。 注 《古文苑·扬雄〈蜀都赋〉》